攀钢1号高炉长寿实践蒋钓陈凤联祖彦辉|王华‘(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攀钢1号高炉(1200m3)第三代炉役始于1990年6月,至今已连续生产10年<;无中修h单位炉容产铁量达5长寿高炉的水平。目前,1号高炉仍保持着较高的冶炼强度(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炉体状况基本保持良好,冷却壁损坏不严重,内型仍较完整。本文主要从设计、生产操作、日常维护三方面对1号高炉的长寿经验进行表1 1号离炉第三代炉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份综合冶强t/(m312d)风温综合焦比kg/t.煤比风量富氧率休风率人炉品位1高炉设计修,第三次大修为改造性大修,设计本着“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和实用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为高炉实现高产、优质、低耗打下基础”的原则,确定1号高炉的设计辑标如下:炉容由1利用系数1.75,焦比600kg/t,冶炼强度1.05,风温1100C(年平均),顶压0* 12*15MPa,渣铁比0.85,年工作日350天,年产生铁735万t,熟料率92%94%. 1.1炉体内型1号高炉扩容设计特点为:有效高度保持不变,主要靠扩大炉缸、炉腰、炉喉直径来实现扩容,使炉型更趋于矮胖,//uAD由3.0'减小到2.674,以利于高炉的长寿、顺行和强化冶炼r采用较小的炉:腹角(80°32'),使燃烧带远离炉墙,减小炉墙热负荷,以利于炉腰渣皮的形成,增强对炉墙的保持作用r炉身角由顺行;风口数由14个增加到18个,风口数增加有利于改善炉缸工作条件,减少风口间死区,促进炉缸工作更加均匀。、活跃)不但有利于高炉顺行,而且还有利于延长高炉寿命。
1.2炉体冷却设备……
炉底、炉缸采用3段光面冷却壁,壁厚无缝钢管。炉腹为2段镶砖冷却壁,壁厚345mm,内铸044.5mmX6mm无缝钢管,第二层镶砖冷却壁上设层冷却板。炉腰以上部位采用3层带凸台的*r*型冷却壁,厚度为345mm,凸台长183mm,内铸044.5mm X6mm水管单独冷却,二进二出。每段*r*型冷却壁上设1层冷却板,共3层,冷却板有利于加强冷却壁边角部的冷却作用,采用这种布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两种冷却设备的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起到既增强对砖衬的有效支撑,又有利于炉壳和合理炉型的保护作用。炉身上部设4层钢结构支梁式水箱,冷却壁材质为铁素体基球墨铸铁,炉身冷却高度占炉身总高度的57%左右。
炉体砖衬因钒钛磁铁矿冶炼对炉底侵蚀相对较弱,故在炉底板h找平后采用粘土砖砌筑,炉缸及死铁层采用高铝砖,铁口周围1m范围内耐火砖紧靠冷却壁砌筑炉腹采用一级粘土砖,炉身T部采用一级高铝砖,炉身上部采用粘土砖。此外,在炉腰处设1层砖托,在煤气封罩内喷涂一层不定形耐火材料,厚度炉顶1号高炉第二代炉役采用钟式炉顶,为了延长炉顶设备使用寿命,降低高炉休风率,适应高压操作和炉内灵活布料,1号高炉第三代炉役采用了PW型并罐式无料钟炉顶。设定了单环、多环、螺旋、扇形和定点布料5种布料方式;各阀传动方式为液压驱动;采用气密箱冷却密封及氧气二次均压等技术。
热风炉为满足高炉扩容和强化冶炼的需要,对热风炉进行了改造设计。3座内燃式热风炉全高加到45. 915m;采用集中送风方式,助燃风机2台,*号为M9-26Nol5D,*大助燃空气量50000Nm3/h;采用套筒式陶瓷燃烧器,*大混合煤气量7200NmVh.混合煤气含高炉煤气94%,焦炉煤气6%;热风炉本体重新设计,高温区采用优质高铝砖,耐火度不低于1800C;炉壳内侧喷涂不定形耐火材料,对助燃空气管道进行保温;为消除热风管道的热应力,在热风管道上设置金属波纹管。
2高炉操作2.1上中下部调剂1号高炉从1995年开始采用多环布料,并配合中心加焦,经过对无料钟炉顶设备控制系统的改进,逐步发挥了无料钟炉顶布料灵活有效的优越性,煤气流分布合理,煤气利用改善。在保持炉况稳定顺行、发展中心的同时,注意适当疏松边缘。多环布料常用的装料制度为:7A+B,其中A=CC,矿石料线1.9m.装料制度中B为中心加焦,布料角度为10°,每7批料加1批中心焦,中心加焦比例为入炉焦炭量的14%.中部调剂是指通过调节炉身下部至炉腹区域冷却壁的水温差来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1号高炉各段冷却壁的水温差控制情况为:一~三段12C,四五段78C,六段910C,七八段10124咏昀幢号高炉冷却壁的破损情况看,四八段冷却壁热流强度维持在16.727.8kW/m2是比较合适的,炉缸区域冷却壁热流强度可控制在11.1kW/m2左右下部调剂方面,采用缩小风口直径、减小进风面积或使用加长风口(8个风口长度由420mm加长到520mm)的措施,以增强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炉缸的活跃程度。1995年以前风量一般控制在2 600mVmm以下,19961998年风量比1995年平均每年增加100 1999年风量达到了3048进风速度提高后,鼓风动能相应提高,本代炉役风口进风面积和鼓风动能变化情况如所示。随着鼓风动能的增大,加上炉役后期炉缸直径增大,炉缸工作更加均匀活跃。活跃稳定的炉缸工作状态对减缓炉缸炉底侵蚀、延长高炉寿命十分有利。
又减轻了对炉缸4炉底的侵蚀3日满维妒3.r炉衬'喷补1号高炉已处于本代炉役后期,为保持高炉正常操作和延长炉体寿命,对炉体进行剿貅……成士莆垂:偷雒傀瞳施、通付1号高炉风口迸成面积与鼓风动能的走化图中1990年数据是该年6月12日的据。
2.2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在生产操作中采用了稳定焦炭负荷、取消加湿鼓风、固定风温、用喷紫量进行调剂的热制虔,使炉温更加充足、稳定。垆缸渣铁温度从90年代初期的1385~1410C提高到14004'30C,炉渣流动良好,渣中残碳小于。
5%.稳定的炉温既保证了高炉生铁的优质高产,压人迤衬或喷补来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可使篼i炉仍保特*冶炼强度运行;延姐1炉体寿命。、1号高炉炉衬、炉皮损坏及修补情况见表2.198年4月6毋和5月7日对炉身下部六、七段泠却壁处进行了压人造衬,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8年8月6日对炉喉钢砖以下约3rti左右环带的掉砖部位进行了大面积喷补,喷补面积约66m2,喷补甩料16St,喷补厚度平均为230mm.1998年10月30日乔12月18日,利用炉顶检修机会观察发现喷补区仍基本完好,说明喷补效果较好。
表21"8年1号,高炉炉皮吹漏及喷补造射情况日期(月。日:吹漏1部位减‘风时间休风时间minmin造衬情况造衬时间,mm,造衬枪数,支装冷却器,个六段33号冷却壁处七段5、32、33号,六段22号处炉喉部位,插人钢筋柱62支插人钢筋柱146支,喷补料65t六段32、33号焊补吞段32、S3号冷却壁处炉皮六段M、33骨六段32、33号3.2冷却壁的,维'护' 1号高炉冷却壁维护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定期清冼冷却设备,消除水垢,以提高冷却设备的工作效率;二是利用休风机会,有计划地安排对冷却设备已锈蚀的进、排水管进更换。自1996年以来,1号高炉更换诱蚀的冷却设备、排水管已占高炉总冷却设备、排水管的38.89%.这些措施对维护高炉操作炉型,延长炉体寿命起到了很大作用,为实现一代炉龄12年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4:结语(4>,1T号篼炉长寿难攀锻炼铁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号高炉长寿魂下一代炉我改造性大修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Q2)1号高炉长寿的实践表明,实现高炉长寿,不但需要精的设计,而且还要有高水平的生产操作和日常维护。
(3)采用无料钟炉顶后,改进冷却壁结构及材质等对高炉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菁)1:2000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