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2号高炉高效长寿生产经验张文壮(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护,取得了高效长寿的生产实绩:在无中修情况下,至今已连续生产10年5个月,单位炉容产铁量达5942t/ms;目前,在人炉品位仅为50. 5%的情况下,利用系数已长期稳定在2.3以上。
1高效长寿生产实绩16日点火投产,到2000年5月已连续生产10年5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5942t/m3,已远远超过了原冶金工业部VV五“期间提出的”一代炉龄8年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5000t/m3*的长寿目标。目前,2号高炉仍在生产中。2号高炉除了一段、二段个别冷却壁,因开炉烘炉时保护措施不周密,造成2号、3号风口下方第二层炭砖,5号、6号风口下方第四层炭砖,以及11号风口下方炭砖氧化、烧蚀,致使热流强度过早超标外,其余冷却设备工作基本正常,炉体状况尚属完好,冷却壁(板)共破损14处,破损率仅为2号高炉投产以来,通过不断探索酒钢原燃料条件下合理的高炉操作制度,高炉各项生产技术指标逐年提高(历年来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特别是1996年后,在炉役进入后期的情况下,由于合理的解决了强化冶炼与护炉的矛盾,强化水平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月利用系数达到2.5.目前,2号高炉在综合人炉品位仅为50.5%的情况下,利用系数长期稳定在2. 3以上,超设计能力41%.表1酒钢2号高炉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年份利用系数t/(m3*d)焦比煤比风温人炉品位*为2000年1季度的数据2高效长寿生产的主要经验2.1合理的设计2号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高炉本体为带有炉腰托圈的自立式框架结构;采用水冷综合炉底,炉底砌3层满铺炭砖,以上为炭砖高铝砖综合砌筑;炉缸、炉腰、炉腹及炉身中下部为高铝砖,炉身上部为粘土砖,炉喉钢砖下沿为高铝砖;炉体冷却采用了1段冷却壁加3层支梁式水箱,炉腰托圈设1层冷却板,各段冷却壁均为28块,一四段为光面冷却壁,炉腹的五、六段为带炭捣料的球墨铸铁冷却壁,炉腹七段及炉身九段为光面冷却壁,炉身八段、十段为带钩头的镶砖冷却壁,冷却高度占炉身高度的69%;设有14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
2.2精料前,酒钢高炉的炉料结构一直以单一的自熔性烧结矿为主,配加5%10%的块矿。1996年5月份生产酸性小球烧结矿的3号烧结机投产,1月份在公司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炉料结构工业试验,通过对5种炉料结构的分析、对比,确定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体的合理炉料结构,即碱度为1. 75的高碱度烧结矿(60%65%)+碱度为。350.45的酸性小球烧结矿(25%30%)+自产黑鹰山块矿(10%)。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体的合理炉料结构充分发挥了高碱度烧结矿粒度均匀、还原性好、强度高、低温还原粉化率低、荷重软化温度和熔滴温度高的优越性,改善了高炉料柱的透气性,不仅为高炉实施强化冶炼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为高炉实现长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筛分工作,减少人炉粉末。为提高筛分效率,降低人炉粉末,在实行槽上、槽下两级过筛及加强清理筛网的同时,加大对焦、矿筛的技术改造。在筛子上加挡料板,使料层减薄,延长振料时间,提高筛分效率。并进行筛子改型,采用筛分面积大、过筛效果好的梯形筛网振动筛,使2号高炉焦、矿筛过筛效果长期较差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焦筛的筛分效率由54%提高到63%,矿筛的筛分效率由52%提高到58%.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后,烧结矿人炉粉末不断降低(见表2),炉况顺行状况改善,为高炉长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2 2号高炉烧结矿入炉粉末(<5mm)情况,%2000年一季度2.3优化高炉操作在高炉长寿问题上,我厂一贯坚持顺行即是长寿的思想,为此,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找到了符合酒钢原燃料条件下的合理操作制度,确保了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炉大部分时间均使用分装(00丨CC丨)的装料制度,但由于酒钢高炉原燃料的特殊性,以及操作技术水平和其他一些原因,高炉长期不顺,崩料、滑尺频繁发生,悬料屡见不鲜,造成炉衬热震剥落,加快了炉衬侵蚀速度。1997年以后,经过探讨研究,开始使用CO丨OC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2)中部调剂。根据炉身冷却壁水温差的变化和边缘煤气流的发展程度,及时合理地控制冷却水量,既避免了因冷却强度过大造成的炉墙结厚,又维持了合理的操作炉型。
下部调剂。随着高炉的不断强化,进风面积逐步扩大,炉缸工作日趋均匀活跃,有力地促进了煤气流的合理分布。
U)热制度。针;对对铁水流动性的影响,在护炉问题上持把与看得同等重要,通过调整、i控制适宜的生铁,减轻了铁水对炉缸、炉底的冲刷、侵蚀。
2.4加强炉体维护2号高炉在投产仅2年后就曾出现一段、二段冷却壁水温差多处升高的现象,1991年12月2日一段12组水温差达到3. 1992年元月份二段22号、23号、16号、20号、7号、5号冷却壁水温差相继升高,被迫改高压水,加强冷却。特别是1992年3月9日8:00二段6号冷却壁(已改高压水)水温差升高到1.8C,热流强度高达26.54kW/m2,超过冶金部推荐的热流强度上限值23.26kW/m2.1993年6月16日炉底温度第2点升高到350C.针对影响高炉长寿的薄弱环节,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炉措施。
钒钛矿护炉。鉴于炉缸快速被侵蚀的情况,从1992年3月10日就开始坚持加钒钛矿护炉,根据强化程度和通过钛平衡计算,控制钛负荷在810kg/t,保证生铁>0.150%,确保钛积层的稳定,使水温差逐步降低,并使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加强冷却。为了提高冷却强度,主要从改进水质、调节水压、改进冷却方式三方面人手。从1990年开始,酒钢采取了水质稳定处理,控制水温不超过35C,高于此温度及时补充新水。采取这些措施后多次借检修机会将冷却壁水管拆开检查,未发现结垢现象,对于水温差较高的冷却壁,通过采取拆开改单走、通高压水强化冷却的措施,保证了冷却设备工作正常。迄今为止,2号高炉有10块冷却壁(板)拆开单走,35块冷却壁进行特二段28号冷却壁的维护与管理。2号高炉二段28号冷却壁水温差自1996年10月份升篼到1.3C以来,一直是我厂安全生产的*大隐患,也是2号高炉护炉的核心内容。由于其位于铁口区域、14号风口下方,我厂长期的护炉实践证明,加强铁口维护,对二段28号冷却壁的维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二段28号冷却壁的维护上,在钒钛矿护炉的同时,重点加强了铁口维护与管理,成功地开发出了用沥青作粘结剂的第二代无水炮泥和以二蒽油作粘结剂的第三代无水泡泥,炮泥质量逐步提高,铁口工作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控制铁口深度大于2m,杜绝焖炮和潮泥出铁,确保了铁口泥包的稳定。1998年,又通过采用合理化建议,对二段28号冷却壁采用一台高压水泵单独为其供新水冷却,由于新水进水温度低,载热能力强,冷却强度大大提高,使2号高炉炉缸成功地经受住了1998年1号高炉大修期间加小块铁高强度冶炼的考验,创造了吨铁加300kg小块铁的国内*高纪录。1999年,随着炉龄的增长和持续的超高强度冶炼,二段28号冷却壁水温差频繁升高,*高时曾达到1.流强度23.90kW/m2,为此,我厂采取了堵14号风口的特护措施,同时,扩大其他风口的直径,使进风面积维护不变,也使二段28号冷却壁实现了长治久安。
加强监测。为了随时监测热流强度的变化,以便及时、准确地制定对策,每月至少全面测定一次各冷却壁(板)的热流强度,对于水温差较高的冷却壁每小时检测一次,水温差超标的冷却壁除每1min测定一次水温差外,还要用分辨率为。1C的水银温度计进行校对。
3存在问题随着炉龄的增长,炉身上部砖衬侵蚀殆尽,八、九、十段水温差频繁超标,个别部位炉皮温度偏篼,现已采取外加喷水方式强化冷却。
1997年11月份炉底温度第2点超过350C和炉缸二段个别冷却壁水竭差频繁升高,与开炉时造成炭砖氧化、剥落有密切的关系。
钒钛矿护炉要坚持长期适量的原则,特别是对于有过炉缸水温差告急的高炉,不要轻易停加钒钛矿。1996年2号高炉二段28号冷却壁水温差升高,与当时为恢复1号高炉炉况而停加烧结矿中的钒钛精矿有直接关系。
4结语精料不仅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前提,也是高炉长寿的物质条件。
利用钒钛矿护炉要坚持长期适量原则,以,预防为主。
篼炉冷却方式、冷却水质对高炉的长寿至关重要。
铁口维护工作是降低和稳定铁口区域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的关键。
(责任编辑黄琳基)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