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上行管系指上行煤气出口至旋风除尘器入口的一段管道。管道两端装有1个或2个膨胀节。在靠近炉体处开有1个下吹蒸汽与下吹加氮的入口。管道内用耐火砖砌制。运行中因干湿气体交替进行,并且温度高、温差大,交换频率快、气流速度高,故而在炉体与管道、管道与旋风除尘器的接口处及蒸汽入口处,耐火砖经常脱落,引发管道及旋风除尘器被堵塞。高温又使炉体、管道、旋风除尘器严重变形、撕裂而造成煤气的严重泄漏、着火,并难以维修或根本无法维修。
每年为此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严重制约着生产的正常运行。
1上行管水夹套的设计为解决耐火砖脱落堵塞管道及设备开裂变形,同时又可回收部分余热而节约能源, 1990年我厂将上行管改成水夹套结构。由于两端无成型封头,采用了堵头形式,使用中两端堵头焊缝经常泄漏。使用压制专用U形封头,不仅成本高,而且我厂也无条件成形。1996年在设计2 610煤气发生炉时,设计出一种可用钢板车制成形的U形封头,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封头大小可根据各厂需要设计,不需专用模具,可使用车床一次加工成形。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加工成本低。从1996年开始,我厂8台2 610煤气发生炉全部改内保温层,增加有效内径,催化剂床层分为3层,**层装填4 m新低变催化剂,易于硫化升温,起起活作用,第二层装填原二变炉的12 m旧低变催化剂,第三层装填10 m新低变催化剂。
(3)将主热交、水分离器组合成一个设备,下部分为水分离器,用不锈钢材质制造,上部主热交用碳钢材质制作,有利于简化工艺流程,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和减轻设备腐蚀。
(4)所有设备的气体进、出口管均延伸至设备中心处,防止气体偏流。
(5)其它设备用原有设备。
3改造效果中低低变换系统于1999年10月投入运行,至今运行近6个月,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稳定。由于调温副线设计合理,炉温波动较小,中变炉喷水用高效旋涡喷头,该喷头雾化性能好,喷洒均匀,能十分平稳地调节炉温。
(2)系统处理气量大,阻力较小。目前该变换系统处理气量为22 000 m /h(标态),但系统压差只有0 .05 MPa ,大大降低了动力消耗,日产合成氨可达到200 t以上,完全达到和超过该系统的设计能力。
(3)吨氨耗蒸汽量大幅度减少。该变换系统处理气量在22 000 m /h(标态)的情况下,蒸汽消耗量为2 t/h左右,吨氨耗蒸汽量为240 kg以下,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4)由于出低变炉的变换气温度较低,热量回收负荷少,热量损失较小。
(5)设备腐蚀较轻,经过近6个月的运行,没有发现任何设备有腐蚀情况发生,较好地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延长了设备使用周期,增加了有效生产时间。
(6)中低低工艺要求尽量降低半水煤气中的S含量。一方面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脱碳、铜洗的操作稳定,确保合成氨和尿素生产的稳定和低耗。
综上所述,改造后的中低低工艺节能效果与全低变工艺运行前期相比相差不大,与中串低相比节能效果显著。
用该结构形式的上行管水夹套,经4年的运行证实,该结构不仅可行,且效果甚佳。
1 .1设计参数上行管水夹套的设计参照煤气发生炉夹套锅炉的设计。
外筒体受内压,内筒体受外压。
厚度附加总量C取7 .8mm.
材料为20G.
焊缝系数φ取0 .85.
筒体内径D内筒体外径D外1 .2外筒体壁厚计算外壁厚选取10 mm.
1 .3内筒体壁厚计算内壁厚选取16 mm.
1 .4其它参数换热面积:6.41 m水容量:0.94 m 1 .5封头用20G厚钢板车制(结构略)2结构特点(1)车制封头。内、外径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设计加工,避免了压制专用设备、多规格模具的投资。车加工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许多厂都可自制,而压制工艺复杂,只局限有条件的专业厂家。
(2)省掉膨胀节和耐火砖,省去砌砖工艺。
(3)因水温稳定,不再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避免了设备的变形、开裂而造成保温层脱落堵塞或泄漏等事故发生。
(4)因水循环的作用,筒体温度较低,抗腐蚀、抗磨损度增大,使用寿命延长,一般不需检修。
(5)每天可自产蒸汽3~4 t供造气炉使用,节药了能源。
3安装采用上行管水夹套代替原上行管,一端与炉体相联,另一端与上行煤气阀或旋风除尘器相联。
上行管距离较长时,可用2台或多台串联,每台中间用一个短节联接。短节内仍用耐火砖砌成保护层。进水管与夹套锅炉进水管相联。汽水出口必须开在水夹套的正上方。管口不允许伸进夹层以避免形成气腔。出口管应单独进入汽包。对多台炉使用一个汽包,应使用一根上行管夹套汽水排出总管。汽液管伸进汽包的高度同夹套锅炉汽水出口管。每台炉的上行管水夹套的进、出口管应安装控制阀门。蒸汽和加氮管现场配装。
4效果原结构一次安装投资4 000元左右,每年事故频繁,难以维修,且维修投入较大。常停炉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上行管水夹套结构一次性投入10 000元左右,一次安装可多年使用,每年不需维修。可避免设备的开裂、变形而造成管道的堵塞或泄漏。我厂8台炉从1996年安装至今,运行良好。
5注意事项(1)必须按压力容器工艺制作。
(2)封头的设计、车制有特殊要求。
(3)汽水出口必须开在夹套的正上方,管头不许伸进夹层,避免在夹层形成气腔。
(4)汽水排管走高不走低,杜绝下扎以避免形成气阻。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