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表1原料成分及配比,%1概述破损的冷却壁和风口大套下沿以上砖衬。由于公司生产组织原因,中修后将近3年一直处于停炉状态。该炉有效容积1513m3,钟式炉顶,高径比2.920,属传统瘦长型高炉。
设有18个风口,1个铁口,在高炉中修停炉期间,热风炉凉炉未作检修。由于中修未放残铁,经实测炉缸约有350mm厚的凝铁,考虑到炉缸侵蚀情况,估计有200t凝铁。另外,炉缸处炉皮40年未更换,其强度和延展性都较差。这次开炉工作比较特殊,经过慎重周密的论证,制定了合理的开炉方案。该炉于2001年3月31日点火开炉,2001年4月6日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641,4月21日达到1.756,4月27日达到1. 819,提前实现了开。炉达产计划。
2开炉方案制定针对此次中修开炉的特殊性,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开炉配料要保证有充足的炉温,特别是铁水的物理热,以便尽快熔化炉缸残留的凝铁。
热炉缸。
控制适宜的炉渣碱度,既要保证炉渣的流动性,又要确保开炉铁水质量。
保持合理的进风面积和进风均匀性。
控制好**次铁的出铁时机。顺利出铁后,尽快加重焦炭负荷,以便冶炼制钢铁和减轻炉前作业强度。
控制好开风口速度,避免冶炼强度上升过快损坏冷却设备,造成恶性事故。
根据造渣需要和原料条件(见表1),含铁料配料比为:烧结矿55%、球团矿20%、海南矿25%.总焦比(湿)2. 5t/t,正常料焦比50%,炉渣碱度1.05.为增加渣量,炉腰部位前30批空料,每批加1200kg硅石,并按规定碱度相应增加石灰石用量。焦炭工业分析为:水分3.1%,灰分12.78%,挥发分炉缸和炉腹装净焦,炉腰装空料。**批正常料装到炉身下沿,往上为空料、正常料配合装人,逐步加重焦炭负荷。正常料装料制度为CCOO丨。开炉送风风口13个,进风面积0.198m2,全开风口进风面积为0.料次序见表2.次序装料制度矿石总焦炭总量a焦炭负荷-t/i焦比34批净焦11批空料空+3正)1空+ 2正合计注:空指空料。正指正常料;合i卜共加净焦34批。空料42批正常料32批采用带风装料方式开炉,当34批净焦装完后,开冷风大闸、混风调节阀送冷风,风量按照600mVmm控制。当填充料装完66批时,风量加至1000m'Vrnin以上;控制风温小于300C,以防焦炭着火。填充料装至料线1.5m后,用热风送风点火。送风温度3开炉准备3.1热风炉烘炉2号高炉热风炉上次停炉后进行凉炉处理,为了延长热风炉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投产后的风温水平,本次热风炉烘炉制定了严格的烘炉方法和升温制度(烘炉升温曲线如所示)。
3.2高炉烘炉4开炉经过风风量2000m3/min,热风温度830C.开炉温度K间*c'升温速度*C'/h持续时间,h风敏顶压顶温300恒温500恒温一35初期,风压、压差较适应,随着炉腹煤气的不断膨胀,风量开始萎缩,4月1日3:40发生悬料,坐料后风压、压差值仍较高。4:15经检验合格后。高炉煤气并网。6:08铁口喷渣,此次喷渣情况非常好,6:25用有水炮泥堵住铁口。9:25再次发生悬料。坐料后炉况逐步转顺,风量恢复到1钻铁口,20:18**次铁顺利流出,共出铁115t、渣15t,渣铁物理热充沛,流动性良好,顺利通过砂口,直接流人铁罐,炉前基本无清理渣铁沟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4月2日中班,风量增加到2100mVmin,风温升到950C,降至1.2%1.5%,铁水温度保持在1日,休风开4、5号风口,其余3个风口堵泥,进风面积达到。
228m2.4月4日风量增加到2350m'Vmm,炉顶压力降至0.8%,中班试喷煤粉3h.4月5日,捅开堵泥的13、14号风口,进风面积达到0.258m\4月6日,正式开始喷煤,焦炭负荷加重至3.08t/t,当日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649,这标志着此次开炉取得圆满成功。4月12日,开始富氧。4月16日,风口全开,进风面积0. 275m\4月21日,停用海南矿,改为80%烧结矿+20%球团矿的全熟料炉料结构冶炼,当日高炉利用系数达到1. 756,顺利实现开炉达产计划。2号高炉开炉期间及开炉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5. S分析总结此次开炉为全焦开炉,总焦比和正常料焦比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开炉过程顺利。
表52号离炉开炉后两个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焦比煤比一级品率富氧率4月5月时间利用系数kg/t煤比kg/t焦炭负荷t/t %风量m3/min矿石批重t堵风a数进风面积个m24月1曰0.铁水、炉渣物理热充沛,流动性良好,顺利实现了渣铁分离。与炉缸填充木材开炉相比,全焦开炉由于焦炭燃烧速度慢,上部造渣料和正常料可以得到充分预热,渣铁进人炉缸时热量充足,可充分加热炉缸,避免渣铁在炉缸中重新凝固,确保首次出铁顺畅。全焦开炉的焦比选择非常重要,焦比太高。则高温区靠上,易导致炉顶温度过高和铁水温度过高,造成**次铁难出;焦比太低,则易造成炉缸温度不足、渣铁流动性差,甚至渣铁在炉缸中重新凝固。此次开炉焦比与包钢的原料条件相适宜。
此次开炉**次铁开铁口时间选择合理。经过周密计算,确定开铁口时间为点火后2225h,保证炉缸渣铁蓄积量为80lt.此次开炉铁水物理热充沛,直接过砂口,渣铁分离良好,节约了开炉成本,炉前开炉作业强度较低。
根据包钢开炉和复风的经验,此次开炉堵5个风口,采用小范围集中堵风口方,既保证了进风的均匀性,又避免了间隔堵风口容易造成风口烧坏的现象。**次开风口后,另外3个风口改为堵泥,使后来开风口时避免了休风,有利于炉况尽快恢复正常。
尽早喷煤也是此次开炉操作的成功经验。开炉第6天就实现了正常喷煤,与之配合全风温操作,第12天开始富氧,使生产逐步强化。点火后,将海南矿减到5%,提高了熟料比,减少了渣量,为喷煤创造了有利条件,开炉当月煤比就达到了92.79kg/t.此次开炉,加重焦炭负荷的速度与喷煤、富氧和的控制配合较好,炉温快速地由冶炼铸造铁过渡到冶炼制钢铁,未出现低炉温情况,使得炉内凝铁逐步得到熔化,始终保持了炉缸工作的活跃,为顺利达产创造了条件。
在包钢开炉历史上首次应用带风装料法,一定程度上疏松了料柱,但当炉料装到炉身下部时,风压上升较快,之后变得又较为平缓。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烧结矿和海南矿中粉末较多,带风装料时出现比较明显的焦矿混合层,尤其在前10批正常料阶段,因此导致风压上升较快。这一点也是送风初期悬料的一个诱因。今后应加强开炉料的过筛,以便发挥好带风装料法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刘菁)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