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应用 > 正文

南钢5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发布日期:2016-01-09 来源: 电炉产业网 查看次数: 103 作者:[db:作者]
核心提示:  1概况12曰点火投产的新建高炉。该高炉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如:水冷炉底,自焙炭砖+陶瓷杯炉缸,棋盘式板壁结合的冷却结构,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BG-95型液压泥炮,底滤式冲渣池等。5号

  1概况12曰点火投产的新建高炉。该高炉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如:水冷炉底,自焙炭砖+陶瓷杯炉缸,棋盘式板壁结合的冷却结构,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BG-95型液压泥炮,底滤式冲渣池等。5号篼炉开炉时一次点火成功,出渣出铁较为顺利。由于设计、施表1南钢5号高炉1998年312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月份利用系数焦比风量风温风压休风率坐料次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开炉前准备工作2.1高炉烘炉高炉炉衬采用热风烘烤。为了重点烘好炉底、炉缸,事先在8个风口位置安装了8根0130mm的导风管,铁口处安装了1根0108mm的煤气导出管,并做好泥包和泥套,供炉温度以炉底砖表面温度为基准。为了烘好高炉,防止水分蒸发过快,烘炉过程中不断调节风温和风量,使烘炉过程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

  冶炼参数的确定5t/t,正常料焦比为800kg/t,炉渣碱度私=1. 05,生铁成分为2.0%,93%,<0.05%.开炉料组成:80%烧结矿+ 20%球团矿+焦炭+熔剂+硅石。开炉焦批重3t,矿批重6.2t.开炉料分配及装入方法为了使高炉下部能够获得充沛的热量,使炉缸具有足够的热储备,开炉料的分配为:炉缸与炉腹的下部为净焦,炉腹上部与炉腰的大部分为空焦,炉腰的三分之一与炉身下部为轻负荷料,炉身上部为正常料。由于上料系统没进行充分试车,故上料采用不带风上料法。

  2.4装料及送风制度为了保证开炉初期炉况顺行,采用疏通边缘与中心两道煤气流的装料制度,即开炉料以装料制度COOC丨为主装人,料线控制在1400mm,正常料按装料制度mOOCC +装人。开炉时计划用10个风口送风,堵铁口对面方向上的6、7、8、9号4个风口,待出铁正常后再逐步捅开铁口。开炉初始风量按小于或等于全风量的50%控制,加风速度按高炉点火1h左右出铁控制。

  3开炉操作3月12日6:58,5号高炉点火开炉,初始风量32000m3/h,风压28kPa,风温600C.由于开炉前是不带风上料,炉料压实率较高,点火后不久就出现顽固悬料,直至焦炭下部烧出一定空间坐料后,高炉才下料。

  至小夜班17:30铁口来渣,随后拔出铁口处煤气导出管并堵口。19:30出**次铁,铁水约5t,渣铁流动性好。21:28出第二次铁,铁180%.以后每隔2h出一次铁水,生铁逐炉下降,第三次达到标准,其他渣铁处理工作也逐步进人正常。5号高炉开炉后1周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总的来说,这次5号高炉开炉在安全、顺行及指标上是我厂近年来高炉开炉较好的一次。

  表2南钢5号高炉开炉后1周(1998年3月1319日)的技术经济指标日期利用系数产量风量风温堵风口数个悬料次13曰14曰曰16曰17曰19曰注:3月16日冲渣沟尾部摆动流槽断开,高炉休风8.5h* 4达产前炉况不顺原因分析原料含粉多,过筛效率差。由于5号高炉使用的烧结矿须经烧结厂中间仓转运到高炉料仓,其间经过多次抛落,致使烧结矿含粉量增加。槽下烧结矿筛的上、下筛衣结构不合理,筛网易堵且不易清理,使用一段时间就将筛网堵死,致使烧结矿粉全部人炉。另外,5号高炉所用的焦炭为外购焦并露天存放,南京阴雨天多,露天存放使焦炭水分增加,焦粉潮湿,经常堵塞焦筛筛网,造成大量焦粉入炉。

  设备故障率高。开炉初期,高炉上料系统和炉前系统的设备故障不断,多次造成高炉休风、慢风。如:3月16日冲渣沟尾部的摆动流槽断开,3月20日炉顶天轮轴承断裂,4月中旬大钟油管多次爆裂,均造成高炉无计划、长时间休风和慢风作业。

  鼓风动能不足。开炉初期,由于各系统设备故障较多,风量、风温均没提高到正常水平,就过早地将所堵风口全部捅开,致使风口风速偏低,鼓风动能不足。恰在此时,槽下筛网堵塞加剧,大量矿粉人炉(3月19曰测得烧结矿入炉含粉<5mm的达11%,510mm的达43%),使得料柱透气性变差,至3月20日高炉开始难行并悬料。

  5炉况处理及达产措施改造筛网结构。5号高炉矿筛为双层振动筛,上层筛板为开有“人”字孔的低合金铸造板,其开孔率低,筛孔易堵。5月份对其陆续进行改造,取消上层铸造筛板。将下层筛改为大倾角、阶梯悬臂式弹簧条筛,筛条间隔6mm.同时,焦筛也改成长条筛,筛条间隔20mm.改造后的焦、矿筛其筛分效率有较大提高,至6月份人炉矿含粉量已基本控制在5%以内,炉内料柱透气性改善,悬料次数大大降低。

  缩小进风面积。为了提高鼓风动能,活跃炉缸,4月底将14个0110mm的直风口中的7个改为0105mm的斜风口,并间隔均布于炉缸一周。进风面积缩小后,5月份高炉鼓风动能平均达到47. 62kj/s,基本起到了消除炉缸堆积、改善煤气流分布的作用。

  调整冷却强度。由于频繁悬料和低料线作业,致使炉墙结厚,炉身温度偏低(其中第四点温度仅1C)。后来,采用了中部控水的方法,将水温差控制在上限,同时控制水冷炉底的冷却强度,将高炉总冷却水量由200t/h以内。从6月份起,炉身温度明显回升,炉身四点温度均达到700C以上,炉墙结厚现象也逐渐消失。

  稳定装料制度。经过4、5月份的炉况处理及原燃料筛分效率的提高,装料制度也由OOCC t扩大到10 t,料线定为1400mm.至此风量、风温基本用全,炉况顺行程度明显好转(指标见表1)。

  降低生铁含硅量。降低和稳定生铁含硅量是降低焦比、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5号高炉开炉初期为处理频繁悬料,保证炉内具有充沛的物理热,将生铁含硅量规定在0.8%左右。随着炉况的改善和高风温的使用,至7月下旬将生铁含硅量基本控制在0 6%,硅偏差a稳定在*160%以下。根据我厂经验,生铁和“稳定在该范围内,高炉生产技术指标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6几点体会本次高炉开炉是成功的,开炉后的渣铁物理热充沛,出铁放渣顺利。但高炉送风后不久出现过悬料,其原因是高炉点火前没有采用带风上料。以后开炉应采用带风上料,或开炉前在炉缸内装人一定容积的木柴,点火后有利于料柱松动,避免悬料。

  新建高炉新设备多,磨合期长,故障率高,制约了炉况恢复及达产速度,因此在开炉前应对各系统设备按计划进行充分的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以减少设备故障对高炉生产的影响。

  对有缺陷、严重影响高炉生产的设备,如槽下焦、矿筛,一旦确定就应及时对其进行改造或更新,这样才可快速恢复、稳定高炉炉况。另外,在开炉前对槽下过筛设备要严格把好选型、进货、安装、调试几方面的质量关,杜绝劣质产品进厂,以避免各方面不必要的损失。

  5号高炉开炉前的准备及达产前的措施,总的来说是充足和正确的,取得了高炉开炉2个月后利用系数就达到设计指标,5个月后基本上实现稳产、高产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刘菁)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