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银林俊贤(炼铁厂)表1 4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百利用系数焦比kg/t铁风温X喷煤比焦比%慢风率%顶压MPa煤气%生铁一级品率刖目柳钢4号高炉炉容为306,由于公司一直重视原燃料的质量管理,为篼炉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4号高炉以增产降焦为中心,通过加强原燃料筛分管理和稳定合理炉料结构,逐步提篼顶压和大料批正分装操作,高风温配合富氧喷吹,加强中部调剂,强化炉况管理等措施,使高炉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改善(见表1)。本文简要介绍2000年1 ~3月4号高炉增产降焦的实践和措施。
改造槽下筛分装置,如扩大焦炭过筛面积,延长过筛时间,减少过筛厚度等。焦炭过筛量由2.2~2.8t/min减至0.9~1.2t/min,烧结矿震动给料器的倾角由15度改为10度,过筛量5.0~5.5t/min降至2.5~2.8t/min,槽下筛网由5mm改为6mm,筛网形状由人字形条筛改为梳状筛,并且加大筛网清理的管理力度,人炉焦炭粉末含量由3. 3%降低至2.8%,人炉烧结矿粉末由4.0%减至3.5%,保证了料柱有良好的透气性。
2.2稳定合理的炉料结构合理的炉料结构是:熟料比高,矿石有良好的冶金性能,料柱透气性好,炉渣有良好的流动性。我们根据柳钢无球团矿的特点,探索出自己较合理的炉料结构,即:81-83%烧结矿+6%越南矿+3%钒钛矿+ 8%10%混合矿+(30~40t/d)钢渣。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炉料结构,满足了高炉冶炼的要求。
采用小高压、大料批正分装操作4号高炉采用干法除尘,使用D1000大风机全风操作,自2000年元月15日起顶压由0.045MPa提高至0.048MPa.随着顶压提高,炉况顺行明显改善,指标有所提高。
4号高炉自1998年5月起至今把批重达17.2t的正分装定为正常装料制度。实践证明,煤气流相对稳定,炉况顺行,综合焦比下降,产量提高,对原燃料波动适应能力增强。
采用全风温、大喷吹配合富氧4号高炉是远距离喷煤(744m),喷煤量的提高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自1999年11月下旬中速磨投产后,制粉能力达400t/d.为满足4号高炉优化炉况降焦增产的需要,从1999年12月1日起喷煤由3.It/h增至3.3t/h,1999年表2各层水温差控制层段1~234-5水温差T0.5 12月30日至今又增至4.5tA.并做到早动、少动,加强对喷枪的检查,保证有10根喷枪正常工作。从2000年元月5日起充分利用厂部给予的余氧配合大喷吹,获得了良好的冶炼效果。
2.5加强中部调节,控制良好操作炉型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是高强度冶炼和获得高产低耗的基本保证,我们严格控制中部水温差和炉墙温度,使渣皮相对稳定,其水温差控制2.6加强监督与考核今年我们吸取1999年1月1号高炉炉况失常及5月21日4号高炉连续低炉温悬塌料的教训,制定了以炉况管理为中心,消灭重大炉况失常的措施:一是建立高炉炉长、值班主任、冶炼工程师、厂长四级炉况管理制度,以炉长为**责任人,把炉况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二是建立工艺监督和考核制度,监督工长执行高炉操作标准化情况。三是及时反馈原燃料质量,根据原燃料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炉况顺行、稳定。四是对篼炉正值班工长实行年薪制,有压力又有动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高炉实行优化强化冶炼,精料是基础,尤其要提高焦炭与烧结矿的质量。
高风温配合大喷吹,炉缸活跃,工作均匀,加上大料批正分装的装料制度,煤气流相对4号高炉D900风机富氧生产取得好效果4号高炉有效容积为306m3,配有一台D1000风机,一台D900风机作备用机。生产中主要以D1000风机运行,D900风机主要在D1000风机检修时短时间使用。
迫停下并送到外省进行检修,故4号高炉改用D900风机加富氧维持生产。
富氧初期,富氧量不受限制。但根据4号高炉风口配置、风量、风温、喷吹量及目前所使用的熟料比,把富氧量定在12001400m3/h,以确保炉况顺行及达到D1000风机所送风量中的氧量,同时又不因富氧率过高而造成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过高而影响炉况顺行。
与无富氧生产时D900风机的*高月产750t/d相比,富氧达到1200m3/h时,24月平均日产量达到888.82t/d,增产18. 5%,与使用D1000风机(1998年10月~1999年1月)时平均日产866.31t/d相比,增产2.6%.同时,由于富氧采用的是保证转炉厂使用后的余氧,减少了制氧厂的放散,对全公司来讲也就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外,富氧后,由于风口燃烧温度提高。煤燃烧率提高,有利于稳定喷吹,渣铁物理热提高,有利于降低。与1998年10~ 12月相比,下降了0.06%,同时随着的降低,折算综合焦比下降了llkg/tFe.(炼铁厂李顺银林俊贤)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